茅台,作为白酒行业的龙头企业,其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整个行业的神经。2025年,茅台选择了“自保”策略,优先保证投放量和业绩稳定增长,必要时甚至不惜牺牲价格。这一策略的背后,是茅台对业绩增长的坚定追求,以及对地方经济支柱作用的深刻理解。

业绩增长:茅台的最高优先级
2025年,茅台的首要任务是确保业绩增长。为此,茅台在投放量上略有增长,预计为个位数增长。同时,茅台调整了产品结构,减少500ml普通飞天茅台和珍品茅台的投放量,适度增加1L装飞天、100ml飞天以及开发产品的投放量,以确保53度500ml飞天茅台价格稳定。
此外,茅台计划投入6.75亿市场活动费用,比2024年增长83%,进一步加大品牌宣传力度。这一系列举措表明,茅台在2025年的核心目标是确保业绩增长,即使这意味着要牺牲部分产品的市场价格。
宁可牺牲价盘:茅台的取舍
在外部环境不利的情况下,茅台选择了与其他白酒企业不同的“价值取向”。尽管市场需求疲软,茅台依然坚持投放量增长,甚至在2024年超额完成了投放量目标。这种“业绩优先”的策略,使得茅台在2024年前三季度保持了15%的收入增速,成为主流白酒公司中增速最快的企业。
然而,这种策略也带来了市场价格的大幅下跌。2024年初,飞天茅台批价为2960元/瓶,而到了年底,价格已跌至2290元/瓶。这种价格下跌,正是茅台在终端需求下滑背景下,强行保业绩增长的后果。
茅台的支柱作用:地方经济的依赖
茅台不仅是白酒行业的龙头企业,更是贵州省的经济支柱。2023年,茅台缴纳的利税总额高达1083亿元,占遵义市财政收入的83%,贵州省财政收入的52%。茅台的业绩波动,直接影响着地方的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。
因此,茅台在2025年选择继续增加投放量,尽管这会对市场价格形成压力,但为了地方经济的稳定,茅台别无选择。茅台希望通过调整产品结构,减少主力产品的投放量,增加新产品的投放量,来缓解价格压力。然而,从2024年的实际情况来看,整体投放量的增长仍然对价格形成了整体性压力。
历史重演?茅台的自保策略
茅台的选择让人联想到2012年至2014年的行业波动周期。当时,茅台在反腐和“三公消费”限制的背景下,依然保持了投放量的增长,尽管市场价格大幅下跌。最终,茅台通过激发居民和普通商务消费需求,走出了“死亡螺旋”。
2025年,茅台再次选择了类似的“自保”策略,优先保证投放量和业绩增长。如果历史重演,茅台酒的市场价格将承受不小的压力,而其他白酒品牌也将面临茅台价格下跌带来的挤压。
茅台的2025年策略,体现了其对业绩增长和地方经济支柱作用的双重考量。尽管市场需求疲软,茅台依然选择增加投放量,必要时牺牲价格。这一策略虽然短期内可能带来市场价格的压力,但从长远来看,茅台通过业绩增长和地方经济的稳定,确保了自身的市场地位和行业影响力。
作为白酒行业的观察者,我们只能怀着敬畏之心,密切关注茅台及其对整个行业的影响。而对于贵州微米科技而言,茅台的策略也为我们提供了启示:在市场需求波动的情况下,企业如何在业绩增长和市场稳定之间找到平衡,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。